第11章 第11章
A+ A-

按照朝廷的惯例,当正二品以上的官职出现空缺时,礼部的国子监和吏部会各自推荐两名官员,最终由皇上做出裁决。

国子监作为礼部的下属机构,其祭酒陶学明实际上是乐安王赵俊栩的人。然而,礼部的事务却归贤王赵弘历所管。

在这样的背景下,迫于上层的压力,这次推荐的监生名单中,有一名是贤王赵弘历所举荐的人选。

贤王赵弘历多年未参与官职选拔,他这一举动无疑向瑞亲王赵元稷和康王赵颐政发出一个明确的信号:赵国的庙堂之上,又有一股新的夺嫡势力正在崛起。

至此,赵国朝堂上已经形成了三股主要的夺嫡势力。

首先是以瑞王赵元稷为首的瑞王派,其支持者包括永昌王赵元霸和广平王赵梓恒。

其次是以康亲王赵颐政为首的康王派,其支持者包括文宣王赵奕哲和乐安王赵俊栩。

最后一股新兴势力则是以御南王赵弘翎为首,其背后有贤亲王赵弘历的支持。

而九皇子赵胤乾,整日出入麒麟酒楼,沉迷于饮酒作乐,已然被众人视为上京城第一纨绔子弟。

洪公公快步走上前,接过国子监祭酒陶学明手中的监生名单,然后递给了赵皇。

赵皇接过名单后,迅速地扫视了几眼。

这时,一名内侍走进殿中,“陛下,吏部尚书崔邺求见。”

随后,吏部尚书崔邺走上前来,向赵皇行礼后说道,“陛下,这是吏部举荐的御史大夫人选名单,请您过目。”

崔邺与瑞王赵元稷的关系十分亲近,对于赵元稷来说,这次推荐的御史大夫的人选他志在必得,因为崔邺已经为他推荐了两个人。

赵皇目光聚焦在御案上的两份举荐名单上,沉思了片刻。

然后,他抬起头说道,“你们先退下吧。关于御史大夫的人选,朕自有定夺。”

随后,吏部尚书崔邺和国子监祭酒陶学明都缓缓退出太极殿外。

赵皇停顿了一下,然后说道,“这老九想做上京城的第一纨绔,可朕偏偏不会如他所愿!”

洪公公小心翼翼地问道,“陛下,您的意思是...”

赵皇坚定地说道,“玉不琢,不成器。传令下去,拟旨...”

翌日清晨,阳光熹微。

上京城乾清宫内,众皇子和官员们早已齐聚于此。

“陛下驾到!”洪公公洪亮的声音划破宁静,赵皇在众人簇拥之下步入大殿,缓缓坐上龙椅。

众人齐齐行礼之后,赵皇鹰目环视四周,“前御史大夫李大人已告老还乡,而御史台之长的职责重大,负责监察百官,必须慎重选人。”

瑞王赵元稷听闻此言,心中暗自得意。他掌管吏部多年,对皇上的心思把握得极为准确。他举荐的御史大夫人选,必定能得到皇上的青睐。

赵皇稍作停顿,然后向旁边的洪公公微微示意。

洪公公心领神会,取出一份明黄的圣旨,高声朗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惟皇九子赵胤乾,德才兼备,深得朕心。今特任命九皇子为御史大夫,以匡扶朝纲,整顿百官。钦此。”

这个出人意料的任命不仅令众皇子感到惊讶,也让众官员感到不解,他们纷纷将目光投向九皇子赵胤乾。

尽管赵胤乾站在那里,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但内心却不禁微微颤动。

他知道,若被父皇任命为御史大夫,必然会引起其他皇兄们的嫉妒和不满,这是要将他往火坑上推啊!

可他并不想陷入其中,他只想过上闲散皇子的生活,远离朝堂的权力纷争。

于是,他抬起头,坚定地对赵皇说:“父皇,儿臣乃上京城的第一纨绔,恐怕不能胜任这个重任。”

他的话让在场的人都惊呆了。

毕竟,御史大夫在起草和修改诏书的过程中,需要多次向赵皇请示,这意味着他可以经常出入御书房,与赵皇保持密切的联系。

换句话说,御史大夫往往能在第一时间获知赵皇的决策,甚至有机会直接参与和影响朝廷的重要事务。

父皇的这一举动,明显是要将赵胤乾带在身边亲自培养。

想到这些,五皇子赵颐政急了,他立刻站出来指责道:“儿臣听闻镇北王回上京后,整日流连于麒麟酒楼,沉迷于酒色之中!”

博望侯东方曜也随声附和道:“陛下,此事臣也有所耳闻。打铁还需自身硬,关于镇北王出任御史大夫一职之事宜,恳请陛下三思!”

东方曜之所以会站出来支持五皇子,是因为他的女儿东雪柔早已嫁给了赵颐政,这意味着他们家族的命运已经与五皇子紧密相连。

此时,二皇子赵元稷走上前,恭敬地行礼道:“父皇,儿臣并非想要对镇北王有所非议。然而,御史大夫之职确实关系重大,还请父皇深思熟虑。”

他的话音刚落,殿内便有几位官员随之附和:“请陛下三思!”

面对众人的指责和反对,赵胤乾不以为然,他继续说道:“是啊,父皇,我就只是个贪杯的酒徒,真的做不了御史大夫。”

这时,十一皇子赵弘翎也站出来说:“父皇,既然九皇兄不愿做这个御史大夫,那就让我来担任吧!”

然而,赵皇却愤怒地斥责道:“胡闹!御史大夫的职责是上传下达,既要传达圣意,又要监察百官,岂能如此随意地让来让去?”

辅国公夏言,历经三朝的老臣,深谙宫廷政治。

当赵皇有意任命赵胤乾为御史大夫时,他立刻洞悉了皇帝的意图。

而且,作为赵胤乾的岳父,他自然也希望这个女婿能够有所作为。

于是,夏言挺身而出,为赵胤乾辩护道:“陛下,根据赵国的律法,官员们在朝参之外的时间,并没有被明确禁止饮酒。更何况,镇北王赵胤乾之前并未担任官职。”

赵皇听后,淡淡地笑了,赞赏道:“辅国公真是说到朕的心坎里去了。老九啊,希望你能够不负朕的重托。”

赵胤乾心中一阵悸动。他明白,父皇这是在偏袒他。

之前,七皇子赵弘历因为酗酒被赵皇当众训斥,而现在,轮到他时,父皇却选择了宽容。

这样的宠爱,无疑会引来其他人的嫉妒。

赵胤乾深知皇命难违,他抬眸说道,“儿臣定不辱命!尽忠职守!”

从那一刻起,几个皇子看向赵胤乾的眼神中充满了敌意。

赵皇目光转向十一皇子赵弘翎,对他说道:“老十一,你也别闲着,朕任命你掌管大理寺事务。”

大理寺,作为独立于刑部之外的司法机构,主要负责审理和复核重大刑狱案件,其职责之重可见一斑。

赵弘翎听后,激动地表示:“儿臣定当以身作则,秉公执法,不负皇命。”

随后,赵皇又对大理寺卿宫士奇说道:“宫士奇,你要好好辅佐御南王。”

宫士奇立刻回应:“臣遵旨!”

赵皇随后问道:“老十一,关于即将到来的皇家春猎,你准备得如何了?”

  1. 上一章
  2. 章节目录
  3. 下一章

章节 X

第1章 第1章 第2章 第2章 第3章 第3章 第4章 第4章 第5章 第5章 第6章 第6章 第7章 第7章 第8章 第8章 第9章 第9章 第10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1章 第12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3章 第14章 第14章 第15章 第15章 第16章 第16章 第17章 第17章 第18章 第18章 第19章 第19章 第20章 第20章 第21章 第21章 第22章 第22章 第23章 第23章 第24章 第24章 第25章 第25章 第26章 第26章 第27章 第27章 第28章 第28章 第29章 第29章 第30章 第30章 第31章 第31章 第32章 第32章 第33章 第33章 第34章 第34章 第35章 第35章 第36章 第36章 第37章 第37章 第38章 第38章 第39章 第39章 第40章 第40章 第41章 第41章 第42章 第42章 第43章 第43章 第44章 第44章 第45章 第45章 第46章 第46章 第47章 第47章 第48章 第48章 第49章 第49章 第50章 第50章 第51章 第51章 第52章 第52章 第53章 第53章 第54章 第54章 第55章 第55章 第56章 第56章 第57章 第57章 第58章 第58章 第59章 第59章 第60章 第60章 第61章 第61章 第62章 第62章 第63章 第63章 第64章 第64章 第65章 第65章 第66章 第66章 第67章 第67章 第68章 第68章 第69章 第69章 第70章 第70章 第71章 第71章 第72章 第72章 第73章 第73章 第74章 第74章 第75章 第75章 第76章 第76章 第77章 第77章 第78章 第78章 第79章 第79章 第80章 第80章 第81章 第81章 第82章 第82章 第83章 第83章 第84章 第84章 第85章 第85章 第86章 第86章 第87章 第87章 第88章 第88章 第89章 第89章 第90章 第90章 第91章 第91章 第92章 第92章 第93章 第93章 第94章 第94章 第95章 第95章 第96章 第96章 第97章 第97章 第98章 第98章 第99章 第99章 第100章 第100章 第101章 第101章 第102章 第102章 第103章 第103章 第104章 第104章 第105章 第105章 第106章 第106章 第107章 第107章 第108章 第108章 第109章 第109章 第110章 第110章 第111章 第111章 第112章 第112章 第113章 第113章 第114章 第114章 第115章 第115章 第116章 第116章 第117章 第117章 第118章 第118章 第119章 第119章 第120章 第120章 第121章 第121章 第122章 第122章